今天,邦老师受邀参加比亚迪 e 平台媒体沟通会,在这个没有平台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的汽车圈,作为新能源界龙头的比亚迪,似乎从去年才开始宣传自家“ e 平台”的概念。那么这个平台到底有什么好?邦老师带你了解一下。

■ 什么是平台?

我们经常在新闻里看到“平台”的字眼,配图都是下面这样的,导致可能有一部分读者认为平台就是底盘或者车架。

但其实平台是新车在开发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共同构架,利用这个构架可以在共用部分设计的基础上,衍生出外形和用途完全不同的车型。它是汽车从开发阶段到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设计方法、设备基础、生产工艺、制造流程以及核心部件和质量控制的一整套体系。下面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给大家看一下:

你可以理解为,大众的 PQ35 平台就是金庸原著的小龙女,这几个车型就是不同的演员,她们的外观、演技等等各个不同;电视剧的导演、编剧和摄像也不一样。(没有黑速腾和明锐的意思,请各位车主冷静)

■   e 平台和 33111 是什么神秘符号?

按照“平台就是通用物品”的理论,我们可以认为比亚迪的 e 平台包含高压 3 合 1 、驱动 3 合 1 、1 块多合一控制器、1 个屏幕、1 个电池五个部分,比亚迪称呼它们为“ 33111”。

这里通用的并不是某个电池或电机本身,而是相关的技术,你可以理解为电机和电池的总成是一个嵌套在整车平台里的小平台,同样的控制和集成技术,会根据不同的车型换不同的电池和电机。毕竟 e1 和唐 EV 600 不可能用一样的电机。

■ 平台省下的钱:直接惠及消费者

还是要强调,平台实际上是通用物品,也就是说高度平台化能节省大量的成本,对于这个问题,比亚迪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也就是利用高度集成化和标准化降低零件和开发成本,省下来的这些“看不见的地方”的钱,投入到“看得见”的地方去,比如车子性能、外观内饰、安全等。

举个例子,标准化模块的应用降低的成本,可以投入到高强度钢的使用量上,好处相信不用我多说。

这就是说,只要金庸先生《神雕侠侣》的原著在,导演就省下了写故事,买 IP 的钱,直接拿着本子翻拍就行了,当然这和比亚迪还是有点区别的,比亚迪的车子越做越好,翻拍的电视剧是一部不如一部。

■ 平台省下的空间:车子更安全,坐得更舒服

e 平台还有一个优势就是集成化,说白了就是通过技术的改进,把几个零件合在一起,形成 1+1<2。类似俄罗斯方块,不同的方块拼在一起,会消去一部分,能制造更多的空间多放新方块。

就比如说比亚迪的“高压 3 合 1”,指的是 OBC (车载充电器)、DC-DC(直流-直流转换器)、 PDU(高压分配电源)三个部分整合成一个,前后对比如下:

这样省下来的重量有 40 公斤,空间有 37 升,减轻重量自然能提升续航,省下来的空间能给碰撞留下更大的溃缩空间,也能给乘员不输于燃油车的空间体验。

再说说低压控制这部分,也就是“ 33111 ”里的一个 1 ,这部分跟高压控制一样,把之前的一堆控制器集成成一个,解决了之前线束多、接口多,安装复杂等问题。就类似邦老师现在用的这个 USB 分线器,本来我要在电脑上接鼠标、键盘、充电器、数位板……USB 口都不够用了现在,我接一个分线器就行了。

当然用在车子上,优点除了上面那些,对售后、人力资源等方面都有不错的优化,下面这个图至少看着整齐了不少。

■ 电池更轻更安全

想提升续航,单从从电池的角度来说,要么增大能量密度,但带来的就是不稳定性;要么多搭载几块电池,但这样重量就会增加,那么比亚迪 e 平台时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比亚迪使用的是方块电池,对于三种主流电池形状的优缺点,我们之前的文章有讲述:方的、圆柱的、薄片的……为什么不同厂家用不同形状的电池?这种电池的优势就是安全性好,布局灵活。

对于轻量化问题,比亚迪的解决方案是,提高电芯到模组(CTM)和电芯到电池包(CTP)的重量比,也就是说当电芯组装成模组后,尽量减少其他东西的重量,让整个模组里有 90% 以上的重量都是电芯。

至于电池安全,比亚迪给了电池七维四层安全防护,就是将电池分为单体电池、模组、电池包和电池系统四层,每层都有可靠连接、高压防护、碰撞、过充、外部短路、内部短路和热失控七种保护。

对于“单体电池过充保护”,比亚迪是有专利的,整个过充保护分为过充前和过充后,尽量避免电池发生过充;就算真的过充,也有相应的防护装置和提醒装置。

这个设计的原理是,当电池过充后,内部压力增大,翻转片会被抬起,与金属片分离,直接断电。因为电池都是串联的,一个断了整个回路就断了。

以上技术配合优秀的 BMS 系统、电池的物理防护和严格的安全测试,保证了电池的安全性。

除了以上这些,比亚迪还拥有知名的 DiLink 系统,这个全开放的系统为比亚迪的未来带来了无限可能;目前比亚迪正在与国内外厂商展开合作和共赢,其优秀的电池技术也会出售给其他厂商。

■ 邦点评

比亚迪是一个既激进又保守的厂商,他们率先使用旋转屏、开放系统等技术;但也没有过分追求高能量密度和续航而强行不顾安全,一切都要等到“完美”才会展现给消费者,这种负责的态度我非常喜欢。希望其他厂商也能如此,大家共同推动新能源车的发展,让每个消费者都用上便宜、好开、安全的新能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