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1000公里续航动力电池的话题最近不断发酵。近期,广汽集团针对舆论讨论沸沸扬扬的“院士质疑”做出了官方声明,澄清其近期公布的新技术实质上为“石墨烯基快充”和“长续航硅负极”两种不同电池技术。

上周末,广汽埃安通过官方微信渠道发布了一张海报,宣称其全新电池技术具备“8分钟充满80%”、“NEDC续航1000公里”等特性,并即将量产搭载。

但没过几天,在中国电动车百人会论坛(2021)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的一句:“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个车能跑1000公里,几分钟能充满电,还很安全,成本又很低。以目前的技术来讲,他一定是骗子。”将广汽推上了风口浪尖。

在这个背景下,广汽集团紧急公布了以上声明,澄清快充和长续航涉及两种不同的技术,且虽然已经按计划开展实车测试,但受到国家标准、电池成本、消费者接受程度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实际上,欧阳明高院士的原话是:“电池材料创新其实是要厚积薄发的一件事情,要长期努力。要平衡能量、寿命、快充、安全、成本等相互矛盾的性能指标——它们是相互矛盾的。如果某一位说,它既能跑1,000公里,又能几分钟充满电,而且还特别安全,成本还非常低,大家不用相信,因为这是不可能的。这些方面,应该说近年来没有特别大的突破。”

可以看到,院士的发言其实并没有特别针对某一家车企,只是表示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动力电池需要平衡能量、寿命、快充、安全、成本和时间六个因素,短时间内将这些因素同时出现重大突破的可能性不大。

而经过媒体的转述,院士的原话仅剩下能量和快充两个条件,也就自然而然让人联想到广汽近期宣布的最新电池技术中的表述。

从广汽埃安发布的预告图来看,虽然实际上有将“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和“硅负极电池”用小字标出,但将“超级快充+超长续航+超级安全”的话术组合在一起,也对公众进行了误导,让人以为这几种特性在一种电池上实现了兼顾。

无论是经过媒体裁剪的院士发言,还是广汽的宣传中的文字游戏,仔细看来都存在对舆论进行误导的嫌疑。而事实上,正如欧阳明高院士说的,创新需要厚积薄发,不是一蹴而就。虽然如今的新能源市场已不再流行PPT造车,但创新所需的时间积累与厂商 “放卫星”的营销冲动的矛盾,显然在如今的很多车企身上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