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小米SU7终于上市了,新车一共3个常规版本,其中「SU7」21.59万;「SU7 Pro」售价24.59万;「SU7 Max」售价29.99万元。根据计划,小米SU7和SU7 Max将于4月底启动交付,而SU7 Pro将于5月底启动交付。

新车在4月30日前大定,全系智驾增强功能将终身免费使用,同时标准版免费赠送Nappa真皮座椅,25扬声器豪华音响,车载智能冰箱;Pro在此基础上赠送电动尾翼;Max版则是Nappa真皮座椅、车载智能冰箱、20英寸梅花轮毂、米其林PSEV静音轮胎。

另外发布会上还推出了「标准版」和「Max」的“创始版”,它们主要多了专属标识,以及碳纤维后视镜。“创始版”限量5000台,目前已经售罄。

北京最近在经历“倒春寒”,可小米店里却是热火朝天。而且新车在上市之后不到半个小时,大定订单已经达到50000台。估计接下来的周末和清明假期,首批入驻SU7的小米体验店,仍将是热门打卡地。

除了价格,这2个小时发布会都说了啥?

小米SU7去年年底首次亮相,就“晃点”了很多人,甚至在现场的不少媒体同行都认为,这是上市发布会,全都等着出价格。

不过雷军却用了3个小时,由里到外,从软件到硬件,把小米汽车对行业的理解,以及小米SU7讲了个彻底(除了价格),然后正式宣布:请看下集。

时隔3个月之后,下集终于来了,时长有2个小时。这次除了售价和权益以外,雷军还重点介绍了小米SU7都有哪些具体配置。目的只有一个:告诉大家这个价格有多值!

首先小米SU7在原有的“海湾蓝”“雅灰”和“橄榄绿”的基础上,增加了“珍珠白”、“钻石黑”、“流行蓝”、“霞光紫”、“熔岩橙”、“寒武岩灰”等选装色。

同时小米SU7还有4款内饰配色:“银河灰”、“暮光红”、“迷雾紫”、“曜石黑”。轮胎则有19英寸低滚阻胎/舒适胎、20英寸静音胎、以及21英寸运动胎可选,充分考虑到了大家对续航、驾乘舒适和极致性能的需求。

动力部分,小米SU7和SU7 Pro均是后置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220kW,峰值扭矩400Nm,SU7零百加速时间5.28s,SU7 Pro零百加速时间5.7s;SU7 Max则是前感应异步+后永磁同步的双电机组合,综合最大功率495kW,综合扭矩可以达到838Nm,它的零百加速仅需2.78s,性能强悍。

需要注意的是,小米SU7只有顶配的Max版才有前麦弗逊/后多连杆+CDC+空悬的组合,其它两个版本只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独立悬挂组合。所以想要追求极致性能和操控的朋友,只有SU7 Max一个选项。

同时SU7 Max还算是“文武全才”了,它配备了101kWh的宁德时代麒麟电池,CLTC工况下综合续航800km;而SU7 Pro则配备了94.3kWh的宁德时代神行电池,CLTC工况综合续航能到830km;SU7配备的是73.6kWh的弗迪刀片电池,CLTC工况综合续航700km。

所以小米SU7三个版本,有三种不同的电池,也具备不同的续航里程。如果对这方面有具体需求的朋友,可以先由此找到最合适的版本。

充电效率上,小米SU7 Max采用871V碳化硅高压平台打造,具备充电15分钟补能510km,5分钟补能220km的快充能力;而SU7和SU7 Pro则使用了486V碳化硅高压平台,充电15分钟可以补充350km续航。这样高的效率,除了高压平台加持以外,还得益于车辆与第三方充电桩的匹配度更好,高效的家用充电桩,以及未来会上线的600kW液冷小米超充站。

智驾部分,小米SU7根据版本不同,会分为「小米智驾 Pro」和「小米智驾 Max」两个套餐。硬件部分,「Pro」版配备2颗8MP前视摄像头,4颗3MP侧视摄像头,4颗3MP环视摄像头,1颗3MP后视摄像头,还有12颗超声波雷达,1颗前向毫米波雷达,以及1颗84TOPS算力的NVDIA DRIVE Orin芯片。而「Max」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2颗后角向毫米波雷达,1颗激光雷达,以及2颗Orin芯片,总算力达到508TOPS。

软件功能上,小米SU7使用了全栈自研的智能驾驶算法,全系支持高速NOA,代客泊车,极窄车位泊车,「小米智驾Max」版还会具备城市NOA领航辅助能力,预计在4月份开启用户测试,5月正式开通10城,8月全国开通。

说到智能,小米SU7的重头戏,或者说最“自信”的,应该就是智能座舱了。这里全系标配了高通骁龙8295座舱芯片,算力达到30TOPS,以及16.1英寸的窄边3K中控屏,里面安装了「小米澎湃OS」。

这套组合不仅是内部功能运行流畅,3D效果精细,不同页面可以自如摆放,更关键的是它能与小米手机实现极高默契度的“车手互联”。当我们正在用手机开会、看剧、听音乐进入车内的时候,这些音源和媒体播放源都会根据提前设定好的方式,“平移”到车机上,由车内音响系统播放声音,由中控屏播放画面。而且我们手机上的应用,也可以直接变为车机上的应用,简单又省事。

还有与小米家居的交互,我们既可以在车上随时打开、控制家里的摄像头,查看宠物,老人孩子的情况,也能通过家里的智能音箱等终端设备,实现远程控车。甚至当有人按门铃的时候,我们也能在中控屏上进行对讲。

同时小米SU7车内还有三种屏幕,也是格局特色。首先就是能翻转的仪表屏,它能根据不同场景或驾驶模式,呈现不同的效果。然后就是面积达到56英寸的HUD抬头显示系统,不仅成像清晰,而且还能通过语音调整位置。

最后就是后排娱乐屏,它们其实就是小米平板,当安装在椅背支架上之后,平板电脑就可以与中控屏实现联动了,前排可以给后排乘客投放影片、音乐,后排乘客能通过平板调整前排座椅,还可以给驾驶员设定导航路线,并同步在中控和HUD上。

关键是这个支架不仅支持小米的平板,也对苹果的iPad非常友好,后排乘客能用iPad控制座椅、空调、影音应用等功能。

智能座舱肯定少不了语音交互功能,在小米SU7上的“小爱同学”除了能帮忙调整HUD以外,还有“语音打开手机支付码”、“语音调节外后视镜”,“用车小助手”以及连续对话、可见即可说、一句话多指令、离线对话、高噪音识别等能力。

同时小米SU7还配备了「MiLM-1.3B」全链路大模型语音交互系统,通过深度的思考能力,调动车外的感知系统,帮助我们获得更丰富的信息,以及更开阔的视野。

小米SU7最后的惊喜,其实在座舱内的空间利用上。首先全车有32处收纳位,其中最大的是517L的后备箱,105L的前备箱,以及4.6L带防滚设计的车载智能冰箱。

另外比较有创意的还有能装下14寸笔记本电脑的超大手套箱,中控台下方手电筒收纳槽,后座下方2个雨伞储物槽,副驾车门上的手机防晃放置位。

同时小米SU7的座舱里还有很多可供“DIY”的锚点,比如前排3个可安装手机支架的螺纹接口,全景天幕遮阳帘,前风挡遮阳伞,以及能够安装不同附件的中控屏和百变中控台。

虽然这些“DIY”都需要单独购买配件,但好在都不贵,比如安装在中控台下方的小米对讲机充电座、智能香氛机套装;还有安装在中控屏边框上的智能双表盘、拾音氛围灯,都是稍微省点钱就能入手的。

当然,小米SU7也不光顾着好玩了,该有的主被动安全还是要配齐。这些其实就跟三层镀银防晒隔热玻璃、前排座椅加热/通风/记忆、后排座椅加热、手机无线充电、V2L外放电、头枕扬声器等功能一样,都是一款有追求车型的基本素质。

小米SU7虽然任务重,但也要稳扎稳打

小米SU7作为首个上阵选手,需要帮助小米汽车打开市场,建立品牌口碑。所以它既是“技术旗舰”,也是快速上分的“利器”。

不过对于一个初涉汽车行业的品牌和它的首款车型,我们还是应该宽容一些。就拿销量来说吧,小米SU7在中大型纯电轿车市场,第一步应该先去收割一波“非顶梁柱”车型的销量份额,比如哪吒S、零跑C01、岚图追光、蔚来ET7等,然后再考虑与更热门的产品一较高下。

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小米SU7的亮点之一,是不到5米的车长,配合3米的轴距,这样既能获得宽敞的空间,也减轻了“开大车”的心理压力和道路的局限性。

另外就是智能化方面的“破圈”属性。目前智能电动汽车在车机方面有个发展趋势,就是尽量向手机、智能设备、智能家居靠拢,形成一个生态闭环。同时在技术迭代的时候,往往有智能终端研发经验的厂商,能把系统优化得更简练,省钱省电省空间。

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品牌,会选择华为的「Harmony OS」或「HiCar」系统,作为产品的车机主程序;还有一些品牌,通过自己亲自上手,或是寻找合作伙伴的方式,尝试打造类似的高效车机系统,比如蔚来和吉利。

而小米作为一个比较资深的科技数码厂商,Xiaomi HyperOS也是多年精心打磨。他们其实和华为一样,已经在数码圈“卷”过好几回了,自然深谙智能系统优化之道。所以对小米SU7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从智能座舱开始评估这款车。

还有一个惊喜来自于传统部分。从我们同事的试驾体验反馈来看,小米SU7是一款动态品质极佳的纯电轿车,尤其是底盘的支撑和虑振表现,以及加减速的跟脚情况,都让人觉得这是一款「成熟老道」的产品,自带从容迅捷属性。

这也说明小米汽车并未忽视一款车最基本的素质,他们是以正向逻辑打造汽车业务,没有剑走偏锋的意思。

最后当然就是能满足“回头率”的属性了。这样一个热度这么高的品牌,加上颜值这么高的外形,很难不让人驻足转身行注目礼。

邦点评

小米造车最原始的动力,或许是进一步提高“小米生态”的商业能力,其“底气”和信心,也源自于这个生态里的庞大用户群体。这种思路无可厚非,是一家希望做大做强的厂商正常生长路径。

不过汽车终究是“大件中的大件”,更要经得起考验。自从开启“造车任务线”之后,小米的一举一动都颇受瞩目,大家对小米SU7也有更高的期待。如今,这款车完成了第二个“小任务”——宣布价格,这组数字目前已经引起不小的波澜。接下来,小米SU7还将接受更多消费者的检验,尤其是第一波交付用户的口碑评价,将极为重要。

如今华为已经在汽车圈站稳脚跟,希望小米也能稳扎稳打,在这里闯出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