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很钦佩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们在赢得别人羡慕的同时,也享受着新体验带来的猎奇感。但光鲜的背后,君不知其实他们也蛮拼的,比如说成为一位电动车车主。一开始我认为这是一件很显自己社会责任感的事儿,然而两天临时启辰晨风(以下简称:晨风)车主的经历却告诉我,其实享受的不仅是表现社会责任的优越感,有时甚至还会因措手不及的意外而抓狂。 

充电设施公共还是私人的好?

从拿车之前,我就一直寻找距离回家路线最近的充电站,以便最大限度的提升续航里程利用率。曾听到一个朋友调侃自从买了电动车后,冬天开车都要精打细算耗电,尽量不开暖风,并且御寒的厚重衣着让他感觉很臃肿。由于居住周边充电设施的匮乏,日常充电他更依赖在北京市区的公共充电资源,其优势在于充电速度快而且基本下班前就可以充满电。因为自家充电只能使用220伏交流电的缘故,交流电在没有接地线的情况下,为了安全其充电的速度比较慢,耗费整夜时间也很难满电,所以不开暖风留下更多的续航,应对较长距离的日常通勤对他来说还是很有必要的。笔者对此深有体会,记得之前也使用220伏交流电为电池容量仅22千瓦时的宝马i3充电,当时还是在有余电的情况下,消耗同样的时间还没充满电。


很多车主有能力购买电动车,但却难以提供理想的充电桩安装条件

 我深信,对于大多数购买十几万电动车的用户来说,让他们为了满足安装充电桩的要求,再花十几万买个固定车位,还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儿,二次投资的成本甚至可以再买一辆车了。一般的小区物业不会同意车主在流动车位安装充电桩,至少从车主的角度来说万一被人临时占位,岂不是得不偿失。尤其是一些比较老的小区,基本没有固定车位,还有些没有地库的小区都是流动式的地面车位。尤其是家住高层的车主,如果暂时还不能安装固定充电桩,那么在家充电就会变得更麻烦。 


图为北理工的充电桩拥有2个国标快充,周围一群北汽EV150

 从实际使用角度来看,公共充电资源依然是电动车“增程”的首选。公共充电设施,不论是快充还是慢充,都优于家用220伏电源的充电速度。即使在未来你有条件在家安装充电桩,但公共充电设施依然有存在的必要,它可以让你对续航里程的支配更灵活。普通燃油车之所以续航灵活性高,不就是在于有遍地的加油站作为依靠吗?充电桩越多,对于车主充电时间的支配也更灵活,不用每次都必须将车充满电,节约宝贵的出行时间。

当然,最理想的选择还是你在家中安装一个充电功率不低于7千瓦的电桩,这样的充电效率能保证25至45千瓦左右电池容量的电动车在4至8小时内将车充满。如果你工作地附近还有公共充电设施的双向互补,那么你甚至不用在家每次都将电充满,也不用担心偶尔犯懒没有及时充电。

究竟买多大续航的电动车合适?

不可否认的是,大容量的电池对续航焦虑的缓解还是很有必要的,但续航总有用完的时候,大容量电池必然需要更长的充电时间。对于续航在160至250公里之间,电池容量在22至50千瓦时之间的电动车,目前用输出功率在30千瓦时(66安)的国标快速充电桩都能在2小时左右充满。如果你工作与回家之间的半径恰好与电池续航的半径差不多,那么恭喜你很辛运,这是最理想的用车环境。如果你单趟就能消耗掉至少70%的续航,那么也要庆幸至少你还有机会找到充电桩。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谁也没有单趟超过150公里的日常下上班续航里程需求。


晨风的电池组容量24千瓦时,满电续航为174公里,6.6千瓦时功率4小时可充满

 对于续航的追求,其实还是源自充电设施的不完善。越是不完善,才加剧了很多车主的续航焦虑,宁愿花更多的钱,买更大续航的电动车。但电池越大,重量越大,自然推动车辆行驶消耗的电能也更大,所以合理选择车型很有必要。就眼前这台晨风在使用钢质车体的情况下,整备质量仅为1494公斤,如果你对它的重量没概念,可以参考同为两厢车体的别克英朗车重为1475公斤。电池并没有对晨风车体造成太大的负担,24千瓦时的电池容量在220伏16安的充电环境下八小时充满,专用充电桩充满仅需4小时。而380伏80安的快充电桩可令晨风半小时左右充电80%,是一款充电效率与续航很均衡的电动车。

 

 

体验公共充电资源,晨风能否顺利充电?

2015年元旦,笔者有幸作为启辰晨风的临时车主对它进行深度体验。之前我已经在深圳试驾过它,其优秀的综合素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可以说它是30万以内综合驾驶感最好的国产“自主”电动车,它也是号称宇宙销量第一的电动车“日产聆风”的中国亲戚。其实,对于电动车使用我早有心理准备,以前就听很多媒体同仁诉苦,每次测评电动车基本没开到还车期限就提前还了,实在忍不住开电动车的“两苦”:充电设施难找难充、为了延长续航不能开暖风。然而,在拿车的当晚我就先去体验了第一苦-寻找充电设施。

在北京,能找到的公共充电资源可以分为三种:一类是买车的4S店安装的公共充电位;另一种是国家电网的充电站;还有一类是公司自行安装的充电桩。而在拿到启辰的第一天我首先体验了第二种充电资源。


免费:启辰4S店内的国标快充(30千瓦时,66安),以及标准充电桩(8千瓦时)


收费:北理工充电桩全部都需要电卡,即使首次使用也没任何优惠,并且停车费很贵

同事将车交给我时告知,续航里程还有65公里看来今晚必须充电了!通过查阅导航我先去了距离比较合理的北理工充电站。但由于还没有购置国家电网充电卡,这里的充电资源暂时不能使用。在公共充电设施还享受不到免费充电的待遇,但即使没有充电,出门也还是要交停车费的,而此时晨风续航已经只有20公里不到。


在距离北理工8公里的江淮4S店付费充电,虽然是快充但12.3度电充电耗时一个小时左右

 启辰续航所剩不多,充电不成功着实让我有些着急在求助同事后得知,距离北理工不远,位于海淀区杏石口附近的一家江淮4S店可以充电。而实际体验也感觉江淮对于其它品牌的接待服务还算热情。晨风充电使用的是中国普天的充电柜,这种充电柜使用国标快速充电接口,充入12.3千瓦时的电量耗时一小时左右,感觉充电速度还是比较慢的。充电后我支付了20元充电费,在大部分非自有品牌的4S店内充电,都需要支付相应的充电费。

整个充电经历还算顺利,第一个充电目的地充不了电完全是因为我们没有电卡所致。但我还是感觉,公共充电设施能否提供一个应急充电设施,比如车主着急忘了带卡,或者第一次使用在记录相应信息以后是否可以免费体验?或者在公共设施周围设立一个充电桩服务志愿者,帮助那些特殊情况下没有电卡的充电车主。

如何消遣不离车充电的时间?

当然,即使你大部分充电状态都是“离车充电”的。但使用中总有那么几次是需要“不离车充电”的时候吧?对于留在车内等充电的车主来说,那的确是难熬的几个小时,让你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遇到这种充电车位在最里面,最好在后部车位放个锥形桶,不然被其它车挡住出来很麻烦

 在这两天内,我就经历了两次不离车充电的状况。我所在的4S店附近麦当劳是唯一能吃饭的地方,唯一能喝水的就是4S店内,既没有娱乐也有消遣。这个时候用装满各种电影的ipad消磨时间,或者看书都是打发时间的好方法,但光线不好的时候别忘了开阅读灯,也可以带着电脑处理些工作上的事儿。还可以在电动车充电时同时为手机充电,车载充电的走的是低压电。因为晨风拥有独立的蓄电池为车辆的电气系统供电,所以听收音机、开阅读灯、使用12伏电源充电,基本不会影响到电池充电。


不离车充电,数码娱乐设备是消磨时间的最好方法

 当然,最好不要在充电的同时开暖风,这样会增加充电的时长。在车内等候一定要穿暖和点,冬天待在车内犹如冰窖般寒冷冻手冻脚的,很有必要备双手套,另外带点钱以备不时之需。还有重要的一点,虽然你充电可能在4S店附近或者充电站内,但为了安全最好锁车。

电动邦小结:

通过两天的电动车使用体验,我感觉城市使用电动车,最大的制约还是充电站的覆盖率,目前充电设施还达不到如加油站般的普及。在四环周边寻找加油站还是很简单的,但寻找充电站就变得举步维艰。而在不同品牌4S店充电,也比较受制于人。提升用户的充电的便利性,让他们对充电网的信赖从碰运气,到很靠谱的步伐依然需要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