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动车圈新闻不断,特斯拉降价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让各大新势力的老板们彻夜难眠。显然,雷军也坐不住了。7月9日,微博网友爆出一组雷军造访上汽乘用车嘉定总部的照片,仿佛预示着小米造车又有了新的动向。

雷军的本次造访,颇具深意,因为在不久之前的6月30日,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在《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上发表讲话,将华为比喻成了与主机厂抢夺汽车『灵魂』的友商,于是华为立即转头与大众谈起了合作,在这尴尬的时段,雷军,他来了!不得不说,2021年的汽车圈和科技圈真是有趣、精彩。

包括上汽员工在内的不少圈内人都在猜测,上汽是不是马上就会与小米合作。但我觉得现在下结论,为时过早。回看雷军宣布造车后的这几个月,他还造访过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长安、长城等主机厂。

小米造车到底走到了哪一步?到底布的是什么局呢?今天容我来扯两句,若想直接从本文『获利』的朋友,请直接划至最后一段。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100个亿,是美元,我进场了

在雷军宣布造车的伊始便亮出了『王炸』——未来10年,小米将投入100亿美元,首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

当我们回顾目前已经上市的三家新势力『蔚小理』,其在IPO前的融资额分别是:23亿美金、25亿美金和20亿美金。而雷军的这100亿美元,是其造车的资本和底气。众所周知,任何新车企在起步阶段,研发费用支出都将是占比最高的。我们按照特斯拉初期研发费用占总投入约40%来计算,小米在首期投入的100亿人民币大概够『烧』3年。

但不得不说,小米赶上了好时代。在制造端,传统主机厂已经纷纷开启合作模式,制造业巨头富士康也有意进入电动车代工领域,供应链越来越成熟,使得小米不需要像特斯拉一样耗费五年时间才推出第一款车。在消费端,前人几乎完成了新能源车市场的启蒙教育,产销量不断走高。故此,这100亿美金大概率能够支撑『小米汽车』从研发走到量产再到批量交付,而且时间将比前辈们缩减很多。

招贤纳士,重金招聘——薪资很到位

战前的『粮草』准备好了,接下来便是人才!此前就有消息称,小米试图以高薪挖走吉利研究院院长胡峥楠,当然,该消息后来被否认。只是自6月中旬起,小米公司突然发布了大量关于自动驾驶的职位需求。

岗位内容包含数据平台、车载基础架构、毫米波算法、嵌入式软件、控制、感知、高精地图、算法优化、数据平台、传感器、超声波雷达算法、激光点云算法、定位、高级惯导算法等。

有趣的事是,小米给到的薪资待遇更是让工程师们眼前一亮,我有一位自动驾驶工程师的朋友,最近便在其喜马拉雅的节目中就直呼『小米好样的!直接提升整个行业的薪资水平』。显然,小米造车的理念延续了苹果、特斯拉、华为等科技公司的进军汽车行业的逻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软件系统,小米依然走着其制造汽车『灵魂』的康庄大道。

动作不断,加速发展——收购Deep Motion

除了快速招募人才,近期小米又收购自动驾驶技术公司DeepMotion(深动科技)。该公司主要以高精度地图和定位为核心业务,后续将提供全栈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包括前视/环视/周视感知系统、自主代客泊车AVP方案等技术。

此外,根据网上公开的资料显示,截止2021年6月小米在126个国家/地区中拥有446件小米公司涉及自动驾驶相关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的比例高达99.33%。虽然相比于7800件专利的华为,和超过4000件专利的百度,小米在自动驾驶专利方面还有差距。可预见的是,收购DeepMotion之后,小米汽车自动驾驶方面的短板将被大大补强。

摆在『小米汽车』前的选择题

回到文章开头的新闻,虽然『创业』两个字是深埋在每个小米人的骨子里,但对于造车这件大事儿,包括雷军在内的小米高层都必须向传统的主机厂『偷师学艺』。客观地来说,造车这条路可谓是『道阻且长』,好在,在目前这个阶段,小米要造车,可能也只有3种选择:自建工厂、收购主机厂和选择主机厂代工。

1. 自建工厂

首先是自建工厂,目前看过去,国内自建工厂的新势力代表便是威马汽车,几乎是成立不到一年,就敲定了温州生产基地的选址和签约。但接下来的两年中,漫长的建厂周期另其在宣传的声量和上市节奏上,都没有蔚来那么快,以至于到现在,威马也还没有跟上蔚来的步伐,甚至被不少后起之秀超越。

对于已经晚入局的小米来说,自建工厂显然不是上策。把用来建造工厂的成本拿出来,更加用心地打磨产品,并且在芯片的研发、自动驾驶、车机系统等研发方面花费更大的心思,似乎更有性价比。

2. 收购主机厂

再说收购主机厂,当初有传言说小米想要收购宝沃,实现工厂自持,可惜最终因为『卖身价』没有谈拢。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出,小米不是没有这个想法和尝试,而且对收购的主机厂也有着2个基本的要求:

一是制造硬件质量过硬:据相关资料显示,宝沃汽车工业4.0智能工厂选用了全球仍未被其他企业启用的八车型柔性智能生产线,这种生产线强大的功能,可以灵活的同时完成八车型在同一生产线无节拍损失自由切换、生产;工厂冲压车间应用世界顶尖的整线高速伺服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达100%,整线节拍达到15SPM(冲次/分钟);总装车间选用了国际先进的『h』型柔性生产线及网络化扭矩实时控制系统和网络化电检系统,能够全方位提高整车质量。

总结下来,宝沃的生产线是非常新的,而且是世界级的,工厂设计比较先进,自动化程度很高,一点也不比蔚来的江淮生产线差。所以硬件条件完全OK。

二是价格便宜:大家都知道,上半年神州系出事情,宝沃本就孱弱的身子一蹶不振。按照宝沃汽车产能计算,去年工厂产能利用率仅有4.83%。而据相关媒体报道,宝沃汽车生产已进入停滞阶段,其密云工厂停工停产长达一年时间。这个时候雷军去谈收购,自然是奔着抄底去的,低到什么程度呢,连陆正耀在这种已经急到变卖家产断尾求生的时候都接受不了的价格,想必是有多低了。

这也印证了我们的猜想,雷军要在造车前期,压缩一切支出。不过要是真的收购成功,小米造车的进程必然会更快一点。

3. 寻找代工厂

那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也看出来了,小米最终可能会走的,是和蔚来一样的代工路线,在我看来这可能是小米的最优解。从小米目前拜访过的主机厂中,我们抽丝剥茧,分析下谁才是最可能的代工厂。

长城汽车:长城汽车目前已经拥有了长城、WEY和新独立出来的坦克等多个品牌,此外在混动技术和车型上有『柠檬平台』的布局,传了很久的纯电项目『沙龙智行』也暗示着长城已经在下一盘自己的大棋。长城的ME纯电平台+咖啡智能技术架构,倒是一个很好的组合,但是长城已经和宝马合作,合资公司光束汽车正在为纯电MINI的量产而努力,所以为小米代工可能性不大。

长安汽车:UNI-K刚开卖,CS75刚拿细分市场的销冠,订单充足,产品规划推进正酣,而且长安在燃油车领域的甜头还没尝够,暂时不用抽调兵力大力发展新能源。况且长安自己的高端纯电平台还在研发中,只有小型纯电动汽车制造经验,可能并不能满足小米的造车需求,所以长安暂时也可以排除掉。

上汽集团:按理说上汽是有可能的,既没有产能爆满,在纯电汽车制造经验方面也能称得上老师傅。但是从上汽目前自己的品牌规划看,R品牌的建设需要占用大量精力和资源,而且自家的高端纯电品牌智己汽车才刚刚起步,交付工作还是紧锣密鼓地筹建当中,所以上汽可以暂时地排除掉。

比亚迪汽车:这家就有说头了,是大家最看好的『绯闻女友』。小米和比亚迪在此前就已经有不少合作:小米投资过比亚迪芯片;小米还是比亚迪半导体的股东。从比亚迪自身而言,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已有先例。去年12月,滴滴就联合比亚迪共同打造了一款『网约车专属定制车』D1(虽然滴滴最近被请喝了咖啡),此外,比亚迪也在近期推出了独立的『弗迪』品牌,成为标准化的汽车供应商,或许为将来汽车代工奠定了基础。所以,我觉得目前比亚迪代工小米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总之,无论小米最后选择了哪种造车的道路,无论小米最终与谁合作,必定是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的综合选择,我都非常期待。来到上汽总部串门,布的自然是一个大局。

One More Thing——沦落的澎湃芯片

或许许多人已经遗忘,小米在官宣造车的那场发布会上,还发布了One More Thing——「澎湃ISP C1」手机芯片。虽然这是一次几乎被遗忘在历史角落的尝试,但作为一位混迹汽车和科技圈多年的小学生,当年小米的发布会让我联想颇多,当时我就告诉身边的朋友,小米在布的不是『手机局』而是『造车局』。

显然,短期内澎湃芯片并不能在这个『造车局』中掀起多大的波澜,在很多人眼里,可能都算不上涟漪,更有人认为澎湃芯片已沦落了一枚图像信号处理芯片,仅能提升图像的显示效果以及合成高分辨率图像。只是当我们结合小米招募自动驾驶人才和收购DeepMotion的种种动作后……你品,你细品。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或许你会觉得,不就是『雷军去上汽串串门』,至于3000多字扯一堆有用没用的,确实,我也觉得没啥用,从家到企业到国家,都逃不过『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螺旋轨迹。新四化汽车的时代悄然走进,历史的车轮滚滚,不可阻挡。如果真要我说,看了这篇文章有什么实际意义,那我觉得你看懂了这篇文章后,可以关注一下最近小米、上汽和DeepMotion的股价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