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工信部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该规范对锂离子电池生产实行准入,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技术水平低的锂离子电池行业项目,并通过规定企业电池年产能不低于1亿瓦时等条件,以避免行业“散、小、乱”发展趋势,而技术水平低的行业项目将被淘汰。
规范要求电池企业应满足以下规模要求:电池年产能不低于 1 亿瓦时;正极材料年产能不低于 2000 吨;负极材料年产能不低于2000吨;隔膜年产能不低于 2000 万平方米;电解液年产能不低于 2000 吨,电解质产能不低于 500吨。企业申报时上一年实际产量不低于实际产能的 50%。此次规范的1亿瓦时的产能只相当于之前发布的《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的一半,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电池企业的盲目扩张,为锂离子电池在技术上的钻研与提高留足了空间,而对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产量的要求,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规模化生产,并且能够帮助电池行业进行新的整合、洗牌,一些无法达标的企业只能谋求联合重组或是被兼并,这对于锂离子电池行业的长远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
同时,《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还对产品质量作了规定。其中动力型电池分能量型和功率型,能量型单体电池能量密度≥120Wh/kg,电池组能量密度≥85Wh/kg,循环寿命≥1500 次且容量保持率≥80%。功率型单体电池功率密度≥3000W/kg,电池组功率密度≥2100W/kg,循环寿命≥2000次且容量保持率≥80%。而在正、负极材料与隔膜方面,也分门别类地按照不同原材料,进行了质量要求与规范。
《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发布,意味着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进一步的规范与正规,这与当前不断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息息相关。电动汽车不断获得市场与消费者的认可,为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发展与迈进提供了条件与良好前景。而我国关于锂离子电池相关标准与行业规范的逐步成型,能有力提升我国锂离子电池的在安全、性能、生产等方面的水平,这对电动汽车的推广、发展来说无疑是针强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