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圈造车的势力,不爆出个百亿级投资消息,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那么当百亿资金与投资大神李嘉诚放在一处呢?

近日,李嘉诚被曝投资51亿元入主长江汽车、9亿元收购“日本特斯拉”GLM,87亿元收购英国最大垃圾发电厂CoryRiverSide。看似一连串简短的投资消息,乍一看只能得出“不明觉厉”的感觉,其实背后信息量十分庞大,意义深远,而且,和我们的“李超人”实质关系不大,在此,笔者为诸位层层剥茧,一一道来其中内容。

让我们暂时抛离表面上的疑问,直指一个初始问题:李嘉诚什么时候开始的新能源汽车投资?

这要从2010年说起,那一年的5月,中聚雷天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一家从事电池业务的港资公司,以下简称“中聚电池”)被收购,9月底,李嘉诚开始购入中聚电池股份,一路增持减持,算到2017年3月31日,持股11.05亿股,占比4.93%。在2014年,中聚电池更名为五龙电动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龙集团”)。

这里可见,李嘉诚占比五龙集团股份并不是很多,我们先埋个伏笔,真正的操盘手另有其人另有故事,后面说。

第二个问题,五龙集团是何方神圣?

这个五龙集团,从2010年到2017年的几年时间里,通过并购、合作、投资等频繁动作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充分布局,目前已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的贯通。

图中的五龙集团子公司,业务范围包含了电池材料、电池生产、乘用车/商用车(含海外)/客车生产、汽车设计等,其中标红色框的杭州长江汽车公司最为大家熟悉,因为这是继北汽新能源之后,中国第二家拿到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造车新势力(发生在2016年5月17日)。

第三个问题:长江汽车的前生今世——目前有什么产品面市?

杭州长江汽车公司前身是杭州长江客车厂,成立于1954年,90年代末停产,2013年10月15日,工信部发布《特别公示车辆生产企业(第1批)公告》,对48家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车辆生产企业进行了特别公示,长江客车在列。

有趣的是,同年,长江客车即被五龙集团兼并重组,这一年,一家名叫云南美客车的公司同样被资产重组,与五龙集团联合成立云南五龙汽车有限公司。

拿下两家闻所未闻,濒临破产的车企,源于我国1997年后,基本上不再批准新增汽车生产企业,导致汽车生产资质十分稀缺的大前提,转眼3年后,2016年4月17日,五龙集团发布长江EV品牌,总投资51亿元,工厂占地总面积1150亩。

目前,长江汽车共有4款车型,一款小型纯电SUV逸酷,一款纯电中巴奕阁,一款纯电商务车奕胜,一款纯电公交益众。

我们单拿4款车型中唯一的乘用车逸酷来掂量一下长江汽车的造车水平。

逸酷分2座和5座版,等速续航里程分别有200km和100km两种型号,车身尺寸(长宽高)为:3620×1620×1560mm(5座版),3180×1620×1560mm(2座版),不用再往下看,您心里基本明镜了,这产品力处于低速电动车水平,官方指导价却高达20万左右(尚未正式上市)。

这还是号称正向研发,零部件减少30-40%之后的产品,可见距离生产出具有竞争力的乘用车产品,长江汽车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第四个问题:长江汽车背后的五龙集团真正股东和老板是谁?

参见下表五龙电动(00729-HK)的主要股东结构,全为中信系(占总股本比5%以下不必披露,故而李嘉诚没有在表中出现),披露股东合计占总股本比34.654%,其中持有680万股,看似持股比例很低的曹忠,身份为五龙集团主席及首席执行官,其实是五龙集团的实际掌控人,而五龙集团压根就不姓李,姓国。

曹忠曾任职多家机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惠州市人民政府、北京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首钢总公司及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曹忠在2001年首钢总公司任职期间,被调派到香港执掌首钢控股(香港),拯救首长系四家连年亏损上市公司,制定的5年战略规划和实施方案奇迹般令公司扭亏为盈,大受李嘉诚赞赏,可见能力非常,也许正是那时和李超人结下了情谊。

最后一个问题:五龙集团何去何从?

五龙集团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除售卖核心三电配件之外,无非是为了低成本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无论是乘用车、商用车还是公交车。

对关注电动邦的朋友们来说,更加在意乘用车部分,我们需要的仅是一辆物美价廉,用着开着满意,或许可以实现更多智能功能的工具。

那么落回乘用车产品,笔者看着逸酷的孱弱表现,很难想象能有良好的市场表现,毕竟被批不靠谱的乐视系造车,拿出的也是各种参数、功能炫目的FF91。

从低端入手,同样拿到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云度,上市推出的π1,至少在车身尺寸、续航里程等核心参数上,没有那么的“小众”。

曹忠在2017年上海车展接受采访时称长江汽车的最大优势是正向研发以及核心零部件、核心技术的把握,这从五龙集团的整体布局中也能够看出,并声称2017年实现60-80亿元销售额没有问题,笔者揣测,可能多数份额来自于商用车、中巴和公交上的销售。

毋庸置疑,得乘用车者得天下,市场也从不去看车企的资金实力,理念口号,市场只看产品,能不能力压群雄,获得消费者兜中的钞票。

目前,只能说期待长江汽车后续的新能源乘用车产品面市。造车很复杂,一处扶手的设计不合理,就会造成产品力的大打折扣,好车是用手,脚,身,脑,眼,鼻,耳等多方位感官体验得出的结论,也许在这个意义上的造车路上,弯道超车没那么简单,心存敬畏地去赶路,或许才不会跑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