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消息称,马自达将拒绝在车内使用大屏。我没深究消息的来源,暂且认为消息属实,在车载大屏泛滥的今天,这份坚持和倔强倒是像极了马自达的做法。

如今大屏幕车机系统已经成为车辆的卖点之一,其中又以国产车为甚。作为一个汽车媒体人,我在工作中也深度地、浅度地、走马观花式地体验过几乎所有车型的车载系统,它们有的体验还不错,有的就是垃圾。如果我不干汽车这行,肯定也会被大屏和各种乱七八糟的功能迷惑。

■ 屏幕的位置放在哪里好?

咱先说屏幕的位置,当年奔驰、宝马刚出来“外挂式”中控屏幕的时候,有些人不太喜欢(当然新一代车型已经不是‘外挂’了),但是从体验上来说,这个位于中控台上方的设计其实很好,看屏幕的时候余光仍然可以看到道路。

如果你一开始就开这样的车型,可能没多大感觉,但如果你一下转移到屏幕在出风口下方的车型(比如大众旗下的车型),顿时会觉得视线完全看不见路了,不过大众已经在进行改善了,新一代内饰中控屏改到出风口上方。

一个大致的原则是,屏幕设计越往上,会越有利于行车中观看,这时候可能有杠精说,这样会遮挡视线,我想说到现在没有哪款车让我觉得因为原车中控屏幕遮挡了视线。

从特斯拉把这个大屏风带过来之后,很多厂商是盲目跟进,硬生生地放上一个屏幕,不仅丑出了水平,体验也是差到了极致,比如下面的车型。

还有一款车,它号称是该品牌下的高端产品,开着倒挺不错的,但是弄了一个图片上看着好、实际用起来非常差、位置非常低的斜面屏,在行车中观看视线转移更大,真不知道设计师是怎么想的。不信就你拿一个iPad打开地图,模拟屏幕在不同的位置看看,到底是屏幕设计在哪里观看起来最方便。

一个好的消息是,新一代的车型不管进口还是国产品牌,屏幕都采用类似悬浮或者比较偏上部的设计,这样从观看来说视线转移小,有利于行车安全。

■ 大屏里的逻辑和功能 麻烦好好设计一下

在按键时代,你操作任何车辆的功能几乎没有难度,但是到了大屏年代就不一样了,怎么就一下找不着北了呢。不管三七二十一,各种功能先往屏幕里填进去再说。

只注重设计而忽略了体验案例比比皆是,比如某辆车的限速识别功能,它会识别到路牌的限速信息并显示在仪表上,但是这个标志只有米粒大,类似问题在仪表和中控显示电耗等行车电脑信息的时候也存在,明明屏幕有足够的区域能设计更大的字体,设计师真的应该首先想明白这是一台车,再去设计UI。

只注重功能而忽略了体验的案例也多的很,调节空调风量和温度得进2级甚至多级菜单,温度开车中还得滑动调节,图标设计得比较艺术不好点按的例子多了去了,有些车即使我开了一段时间,每次使用同样功能的时候还是有障碍,所以这样的车交互逻辑一定是很差的。

我开的是车,不是在玩手机,手机的界面杂乱一些,操作复杂一些,图标小一点其实没关系,但是对于一台车,开车中操作成本最低是第一位的。音量调节永远是旋钮的最好用,温度控制旋钮或拨杆最方便,所以有些车为了更好的体验仍然保留了两种操作方式。

当然,不是说大屏就一定很难用,其实我第一次使用特斯拉的大屏时感觉还好,虽然它未必是最好用的,至少逻辑比较清晰,左侧目录右侧详情,而且空调调节部分会一直固定在底部。

反倒是现在有些追随者逻辑特别混乱,半天找不到哪个功能在哪。不过特斯拉最新的Model 3似乎也有点集成得过了头,你把出风口风向调节、后视镜调节、方向盘位置调节都集成到屏幕里去干嘛,这样的傻叉设计居然还有人给它叫好。

但总体而言,合资或者进口车在体验优化上会好一点,比如现在最新一代奥迪虽然全部触屏化,我第一次上手并没感觉有难度。

■ 别拿个安卓大屏糊弄我 

我一点都不排斥大屏幕,更不是推崇小屏幕,痛恨的是很多厂家追求所谓时髦完全不顾体验,甚至硬生生地怼一个安卓屏幕上去都不做一些安全性修改,开着车居然还能看视频。

把一辆大众高尔夫和一辆全触摸屏车型放一起,高尔夫在功能上似乎也没少了什么,导航、Carplay、蓝牙、倒车影像一样不少,反而它独立的空调区域和旋钮的控制方式特别方便。好的,它不能看抖音,不能看优酷,不能唱卡拉OK,不能登微信是不是,但是话说回来,我为啥要在车里干这些事情呢?这不就是手机都能干的吗,你把安卓屏幕装在车上可不就是想要什么功能下载就好了嘛。

不要误解我的意思,安卓系统给车机带来了新的生态,系统很好也很灵活,但是让人恶心的是,很多厂商借助安卓系统去鼓吹他们的车子可以实现各种功能。

■ 总结:没必要为了大屏去选车

 

我接触过很多车友,似乎对“一块大屏”特别感兴趣,我认为真的没必要刻意去追求大屏幕,追求体验才是正道。丰田雷凌为了照顾国内消费者喜好推出了一个“科技版”配置简直Low爆了,反倒原版正常尺寸屏幕的版本要和谐许多。

大屏是趋势毫无疑问,也代表了时代的发展,它给未来的OTA升级等提供了更多可能,但是未必好用也是事实。我们没必要对大屏说No,但请给我一个好用的车内大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