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最后一天,相信大伙儿都在翘首期盼着过年,不过想必也有不少小伙伴已经开始担心春节出行的交通拥堵问题。
近年来,当汽车厂商们谈论科技转型和未来战略时,最常说的就是“ACES”(自动化、互联化、电动化和共享化)四化转型,和由此带来的“零排放、零污染、零拥堵”的交通体验。
理想美好,现实骨感。虽然新能源汽车这几年越卖越多,却似乎并没有给大家的出行体验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电动车主们常常为续航和充电操心;完全无人驾驶技术距离实际落地还很遥远;当然,还有让所有人感同身受的,城市早晚高峰的交通依然拥堵。
道路拥堵和汽车销量增长本就是一个正相关的问题,为了缓解这个矛盾,大城市里已经建起了立交桥和环路,用立体道路疏导车辆,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依然是治标不治本。
于是,在各种科幻电影中,我们看到人们对未来交通的终极想象:让汽车飞上天,似乎只有将平面的道路换成空中的航道,才能最终解决堵车的问题。
毕竟,除了随时随地接入网络,满天穿梭的浮空车也是赛博朋克世界的重要元素。
回到现实,虽然显得十分不靠谱,但人们却从未停止对飞行汽车探索,在离我们最近的2021年的开端,也有不少的新消息传出。
■ 车企想上天:海外巨头、自主车企、新势力纷纷入局
车企想造飞车,早已不是什么秘密。爱在自家饭否自留地上点评科技热点的美团CEO王兴最近就没头没脑地发了这么一条感慨。
正如王兴所言,飞行汽车的赛道上早已拥挤不堪,参与者不乏有空客、波音、奥迪、丰田、等航空、汽车企业,也有Lilium、Volocopter、XTI等科技创新公司,甚至还有优步这种出行公司的身影。
巧合的是,最新传出研发飞行汽车新消息的企业,刚好有一家海外巨头,一家国内自主品牌和一家造车新势力,从中我们不难看到这个看似遥远的领域实际上早已热闹非凡。
先说海外,在1月举办的2020 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上,通用汽车就推出了一款能飞的凯迪拉克。
这款飞行汽车采用四螺旋桨设计,能够实现垂直起降,能够搭载一人乘坐。
在动力上,配备了90千瓦时电池,最高能以90公里/小时的速度飞行,在点对点的飞行中全程采用完全无人驾驶。
虽然这款飞行凯迪拉克依然是概念车,但通用汽车已经信誓旦旦地表示将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布局“空中出租车”业务。
随后,资本市场也对这一消息给予了正面反馈,通用汽车股价猛涨,市值超过700亿美元,创下了2010年重新上市以来的历史新高。
相比依然停留在概念车阶段的通用,我国的吉利汽车在飞行汽车上的步子似乎迈得更远。早在2017年底,吉利就全资收购了美国飞行汽车公司Terrafugia,并命名为“太力飞行汽车”(以下简称太力飞车)。
太力飞车首款产品是Transition(TF-1)。从外观上来看,这款飞车就像一架机翼可以折叠的飞机,整体造型兼顾了地面驾驶和空中飞行需求。
TF-1采用了混合动力系统,在地面上最大行驶速度为110公里/小时。而在经过30米的跑道滑行之后,TF-1就能展开机翼飞翔天空,其最大起飞重量约850公斤,巡航速度每小时167公里,巡航高度可达3000米,航程可达670公里,可搭载两人。
为了保证安全,这款飞行汽车配备了安全气囊、防撞梁、整机降落伞等既保证行驶,又保障飞行的安全措施。
就在上个月22日,吉利控股官方宣布太力飞车TF-1,获得了美国联邦航空局(FAA)颁发的适航证书,标志着这款飞行汽车能够“合法上天”。
▲ 太力飞车获得的FAA证书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次TF-1所获得的FAA适航认证为特许适航证(Special Airworthiness Certificate)。这是针对一些不执行标准客运/货运任务的特殊用途飞机所“订制”的适航证明文件——也就是说TF-1被认定为了一架轻型运动飞机。
只能说,飞行汽车除了产品和设计上存在难点外,在法规监管上也是一大块空白。
但无论如何,在美国合法领证的太力飞车TF-1应该是距离量产落地最近的一款飞行汽车了。去年吉利在湖北武汉已经开始建设太力飞车的生产基地,计划在2021年11月30日完成投产。
除了传统车企,刚刚研发出自己的汽车产品的造车新势力也免不了有个上天梦。
2020年北京车展,何小鹏正式发布了由他本人和小鹏汽车共同投资控股的企业——小鹏汇天,并展示了一台名为旅航者T1的飞行汽车。
后来,何小鹏又在微博上放出了一些飞行汽车的工作照,他还表示2021年年底会推出飞行汽车,将开放试乘试驾。同时,在未来的4年里,“大家会看到小鹏有几款超出大家想象的新玩意儿出来。”
不过从抖音等视频平台流出的测试视频来看,小鹏的飞行汽车更像是一个载人小型无人机,而且看上去还挺不安全,不禁让人怀疑只是为了营销造势和何小鹏个人的“玩票行为”。
■ 汽车上天梦由来已久,挑战依然重重
关注电动车的小伙伴们都知道,事实上电动车并不是什么新玩意,早在19世纪80年代人们就尝试过用电池来驱动汽车。
而飞行汽车的历史也不比电动车短,早在1917年,一个叫格·寇蒂斯的美国人就发明了一辆叫做Autoplane的飞行汽车。
这辆飞行汽车有一对12.2米的铝制三层机机翼,使用汽车发动机驱动车尾的四叶片螺旋作为推进器。但受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Autoplane 只能做到短距离的飞行式跳跃。
后来,历史上还出现许许多多不同的飞行汽车,其中不乏还有很多奇思妙想,比如下面这辆把飞机和汽车合体的产物。
虽然由于技术限制,至今我们依然没有看到飞行汽车的普及,但随着城市交通拥堵的越来越严重,人们对飞行汽车的探索也一直没有止步。
从目前各大企业的研发模式来看,飞行汽车可以分为三种技术方向:
第一种,直接给汽车“装上翅膀”。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上面介绍到的吉利太力飞车TF-1。
虽然可以折叠机翼,但TF-1在起飞时依然需要跑道条件进行滑行,怎么看也不像是能够在堵车的时候帮你脱离苦海的样子。
此外,其高达28万美元的预售价格、在美国取得的FAA适航证书,似乎都在说明这依然是一辆可以折叠起翅膀,在路上行驶的飞机。
第二种,eVTOL (Electric Vertical Take Off andLanding,电动垂直起降)飞行汽车。
这也是目前各大厂商最主流的技术探索路线,本质上依然是用多旋翼,实现狭窄的地方垂直起降,提供从 A 点到 B 点最快速(直线)的运输服务。
▲ 空客公司在欧洲测试的 CityAirbus 飞行汽车
不仅是像通用这样的车企在研发eVTOL,像空中客车这种飞机公司也在欧洲紧锣密鼓地研发能够一次性载许多人的真正的“空中巴士。”
第三种,模块化飞行汽车。这种路线显得更为激进和科幻,期待通过飞行装置和汽车分离组合的形式实现。
奥迪、空中客车和意大利汽车厂商IDG(Italdesign)就曾经共同研发过一款叫做Pop.up.Next的分体式空中汽车。它最大的特点是具备一个飞行模块,让人们平时可以在道路上驾车行驶,在需要的时候“召唤”飞行模块,一键起飞避开拥堵。
但这种模式显然过于激进,经过一年多的研发,后来奥迪暂停了与合作方的合作。
以上三种模式,无论哪一种似乎都还离普通人的生活有些遥远。因为相比研发电动车,飞行汽车要考虑的因素,除了产品本身之外还要多得多。
首当其冲的,就是监管上的问题。太力飞车在此前研发的时候就面临了美国公路交通部门和航空监管部门的“双重监管”。最初的产品为了满足汽车标准,甚至还装了保险杠。
显然,飞行汽车作为一种陆空两用的一种运载工具,要解决飞行装置和地面行驶之间的矛盾。
而真正上天之后,如何保证安全,也需要从产品和监管两部分着手。
首先,飞行的操作难度和危险系数远大于驾驶汽车,驾驶员的培训考核也将成为这一交通方式普及的障碍。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绝大多数厂商都选择无人驾驶技术路线的原因。
除了产品安全和技术上的进步,空管技术的进步也非常很重要,一旦未来有越来越多的飞行汽车投入使用,低空域的航线规划和飞行许可将成为一个考验城市交通管理的难题。
美国相关部门目前就在探索建立“空中行驶道路”规划。欧盟也在开在欧盟天空一体化(Single European Sky)的科研项目,这些都是为了探索城市空中立体交通的可行性。
▲ 美国FAA规划的空中走廊规划
总之,飞行汽车在目前条件下,从产品设计、安全、监管、交通规则等一些层面都面临不小的难度。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熟悉的伊隆·马斯克先生称公开反对飞行汽车,并认为他的BORING公司的地下超高速环路才是正途。
然而,这也并不妨碍马斯克在推特上为网友晒出的特斯拉飞行汽车概念设计点赞。同时,据摩根士丹利预测,随着技术与资本投入状况的改善,自动飞行汽车市场在未来20年将迎来井喷式增长,2040年市场规模可能高达1.5万亿美元。
▲ 马斯克在推特上点赞的特斯拉飞行汽车假想图
毕竟,相比在地下打洞,在空中飞行一直是人类最浪漫的想象之一。那怕飞行汽车现在再不靠谱,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它在未来的某一天能成为现实。
另外,也祝愿读到这里的你,在新的牛年,事业和生活都一飞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