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中国车市,像极了群雄割据阶段的三国时代。

「新能源」、「新势力」在声势上是流量明星,「传统动力」和「主流车企」在市场中更有杀伤力。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11月国内乘用车零售销量为208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为84.1万辆,占比40.4%;新势力销量约12.7万辆,仅占6.1%的份额。

所以在第一批「新势力」即将进入“十年之期”的时候,它们还没有与「主流车企」分庭抗礼的实力,跟别提“逆袭”了。

再说「主流车企」这边,有些人认为是“末年东汉”,帝国即将没落。但其实他们只是眼前吃了点亏,但并未动摇根本。这就是「主流车企」的优势,局部的挫折不会影响到大局的稳固,反而是继续成长的动力。

丰田,就很典型。

强大体系求稳

“不做世界第一,而是做当地最好的企业。”这是丰田现任会长丰田章男当初就任社长时,在内部重点推行的经营理念。13年后,丰田仍然在践行这样的信条。所以在面临“行业百年大变革”时,他们并没有轻易摇摆,而是在动与静之间,稳步向前。

丰田的“静”,是稳固且强大的体系。丰田已经在中国市场深耕超过20载,单是智能电混双擎车型在国内也已经有了250万用户,以往的传统燃油车销量更是数以百万计。丰田很懂中国消费者,我们也更信任丰田。

如今,百年燃油,加上年过半百的混动双擎,还有快速成长的纯电和氢能,它们形成了稳定的“组合拳”。而消费者也比较认可这种模式,丰田上半年销量全球第一,甚至实现了同比9%的增幅。放眼国内,广汽丰田、一汽丰田,也是市场“领骑集团”的一员。

就在最近的2023年广州车展上,一汽丰田正式发布了「全新皇冠」和「全新普拉多」,前者是以丰田高端序列为名的旗舰轿车,后者则是外观焕新的经典硬派SUV。

广汽丰田则全球首发了「全新第9代凯美瑞」、首款越级智电SUV「铂智4X」,以及A+级智能纯电SUV概念车「Concept悦动空间」和C级智能电驱轿车概念车「Concept舒享空间」。

从这些车型上,我们更看到了丰田对于现在和未来市场的态度,即不完全舍弃过往的辉煌和经典的“IP”,也不会彻底放弃燃油动力。而是通过电动化的助力,让原本的大排量发动机在保持高性能的基础上,实现节能减排;同时以更稳妥的纯电车型,让更多消费者敢于尝试电动化、熟悉电动化,最后信任电动化。

另一方面,无论是生产制造还是技术研发,丰田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和殷实的“家底”。他们可以做到“不急不躁”,稳步带领消费者步入出行新世代,也为自己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市场中,找到一条健康生长之路。

就拿电驱来说吧,很多「新势力」追求的,是极致的性能爆发,比如毫秒级的响应,“快如闪电”的提速表现。但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这样的“力量”还是有些难以驾驭,甚至成为开车出行的一种压力。

像丰田这样的「主流车企」却考虑得更加周到,他们在系统中还加入了对舒适、安全、能耗等维度的考量。所以无论是双擎或纯电,对车速、车距的把握都可以很细腻,开起来都很舒服。

同时在智能座舱和驾驶辅助层面,丰田考虑的则是如何更稳妥和易操作,从而让用户更愿意经常使用这些功能,真正体现「辅助」和舒适便利的效果。

大家在选车时,除了关注价格以外,实际的品质和真正的实惠,是做决定的关键。丰田、大众等「主流车企」能够长期处于全球汽车市场销量领先地位,严苛的品质管理和以人为本的造车理念至关重要。也只有这样,丰田才能在如此产量规模的情况下,确保每辆车能尽如人意,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从而培养好感和信任度。

所以哪怕市面上出现琳琅满目的新品牌、新产品、新花样,比较谨慎的消费者还是会选择丰田这样的「主流车企」。敢于尝鲜的消费者也愿意从「主流车企」开始接触新事物,因为这样的尝试基本上没有风险,压力也会小很多。

其实现在也有很多「新势力」注意到了“慢节奏”的重要性,在“猛冲猛打”之余,开始逐步构建自己的体系,大有向「主流车企」靠拢的意味。最典型的就是越来越多的「新势力」不再只标榜“加速快”,也会宣传“开得稳”;不止车型产品足够“聪明”,生产制造也足够“智能”;不仅说车型有多炫酷,也会提到更多实用功能。

所以,丰田的这些传统素质,不管经过多少时代变迁,都是核心竞争力。

积极探索求变

在坚守求稳的同时,丰田也在积极“行动”,思索求变,主动应对市场的波澜起伏。

变化首先在思维层面。新继任社长的佐藤恒治曾表示,丰田将从4月开始努力成为一家「以研发BEV为中心的移动出行公司」,企业将围绕“电动化”、“智能化”和“多样化”三个主题推进工作。

其中“电动化”的重点,是“以下一代BEV为起点推进事业改革”。丰田认为如今加强纯电动车型布局的时机已到,企业将从纯电车型优先的角度出发,改变造车、销售、服务等工作方式。这项工作的“改革先锋”,将是研发固态电池、在雷克萨斯品牌推出次世代纯电车型,与Woven一起构建基础设施和软件网络。

而“智能化”的重点,丰田认为是“要学会与汽车对话”,让产品变得更安全、舒适,且具有趣味性。但这并不是简单的“遥遥领先”,而是真正惠及消费者,让大家体验降低油耗、优化驾乘感受、强化安全带来的高品质,认同所购车辆的价值。为此丰田打造了「Arene」操作系统,它能够将车、用户和销售服务体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未来,丰田还将“软硬件双修”,积极推进汽车智能化。

最后一个“多样化”就更好理解了,正如“在中国,为中国”,在哪里卖车,就为当地的消费者提供最合适的产品和服务。

围绕“新思想”,丰田的高层管理团队也有了新变化。比如新上任的两位副社长都具备相当长的基层工作经验,所有高管也不再聚焦单一部门和业务。他们将形成合力,共同为丰田实现新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些“新思想”和“新体制”也在中国“上行下效”。今年8月1日,丰田在中国最大的研发基地「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即“ IEM by TOYOTA ”。

研发中心更名之后,丰田在中国的三个合资公司: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和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将打破组织壁垒,一起加入到IEM by TOYOTA主导的研发项目中。

这里将采取多样化的动力研发路线,纯电、插混、双擎混动和氢动力都将是主攻方向。同时电装公司和爱信公司也将参与到这些动力技术的研发中,加快电动化动力总成的迭代进化。

智能化方面,研发中心将通过活用空间设计以及AI技术,加速设计、研发,努力让智能座舱有更好的用户体验,以及更符合中国实际道路状况的自动驾驶技术、先进安全技术。

同时为了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提升竞争力,丰田还计划通过“拓展本土供应商”、“改良零部件设计”、“改革生产技术和制造工艺”等举措,力求在中国市场实现降本增效。

当然,这座研发中心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向丰田全球其它市场输送技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中国出品」的丰田技术,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比如正在研发中的「次世代BEV」产品,全新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火箭级的极超音速技术,面向商用车的「次世代氢燃料电池技术」,以及模块化、车辆自动化移动的生产线技术。

次世代电池

左则为钣金零件组成的后部模块,右侧为一体化铸造模块

与我们曾经认识的样子相比,丰田似乎有了本质的变化。从顶端的管理层,到具体的技术产品,从思维模式到实际行动,丰田正在进行大跨步地革新。而传承与创新,也将成为丰田逆流而上的双桨,让它勇斗激流。

邦点评

无论是造车,还是开车,都是一个长期漫长的事情,都需要找到最合适的节奏,以及养成良好的意识习惯。这些宝贵财富在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和价值,甚至将决定生死。

而对于坚持「长期主义」这件事儿,显然像丰田这样的「主流车企」更具优势。毕竟他们已经在市场中摸爬滚打数十年,深谙如何满足需求的生存之道,并且有着资源和口碑的积累。

不过丰田并没有“吃老本”,而是“大胆探索,小心实践”。他们这么多年在智能电动车领域,其实一直扮演了“清醒普及者”的角色,就像培养良好开车习惯一样,逐步让消费者了解智能电动,信赖智能电动。如今技术环境和市场环境已经足够成熟,丰田这些「主流车企」们自然不会错失机会,都在开始加速发力。

期待掌握“时代密码”的丰田变“丰电”,再战下个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