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邦实验室] 近日有网友问到电动汽车防撞梁的事儿,于是乎我们编辑部准备做一系列的拆解选题,拆下前后保险杠和侧门板让大家看看防撞梁的状态。在这之前,先跟大家简单聊两句关于防撞梁的基本标准与小常识。

◆ 防撞梁的样式、大小、厚度对车辆影响

首先要告诉你一点,一定不能先入为主的认为防撞梁越大、材质越厚就越好。虽然防撞梁的样式与薄厚以及材质会关系到它最终的强度,但防撞梁强度要适合,能与整车相配才最安全。

◆ 汽车的防撞梁的达标要求(RCAR低速碰撞标准)

正面碰撞:试验车质量为整备质量加上一个75kg的驾驶员质量,车辆以15km/h的速度,正面以40%重叠的方式(碰撞侧为驾驶员侧)碰撞不可变形的刚性壁障。

尾部碰撞:驾驶员侧须放置一个75kg碰撞假人,车辆与碰撞台车行进方向成l0度角摆放,碰撞侧为乘员侧尾部,车辆手制动处于松开位置,试验速度为l5km/h,台车要求为不可变形的刚性壁障。

根据RCAR低速碰撞标准,减少碰撞中的损坏程度,车身设计需遵循以下原则:

① 安全气囊在低速碰撞测试中不能起爆

防撞梁与车架为螺栓连接,并有能充分吸收碰撞能量的吸能盒结构在低速碰撞时,后防撞梁的作用立刻凸显,如果没有防撞梁,撞击力会直接对承载式车身造成损伤,维修费用必然会增加。而根据RCAR的标准,在发生15km/h的碰撞后,只允许防撞梁和吸能盒发生变形,车身的纵梁结构不得发生塑性变形。

光说不练假把式,虽然不能给各位做碰撞实验,但是拆开来看一看还是没问题的。本次电动邦一共准备拆装三款车型来展示电动汽车的防撞梁,分别是微型车奇瑞eQ、小型车北汽EV160、紧凑型车帝豪EV。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只能测量防撞梁的尺寸厚度等数据,暂时无法对材料的强度进行测量,更多的是让有好奇心的朋友“参观”一下。

材质:钢板

结构:前后防撞梁采用单层钢板冲压而成;前部通过螺栓与车身连接,后防撞梁直接焊接到车身尾部。

吸能盒:前防撞梁吸能盒通过螺栓与车身纵梁连接,有溃缩设计。

概述:奇瑞eQ的前防撞梁结构简洁,吸能盒通过螺栓固定,变形后便于维修更换。后防撞梁属单层冲压铁片,并直接焊接到车身尾部(根本就是骗子,这是防撞梁吗?),没有吸能盒及吸能凹槽设计。奇瑞eQ的前后保险杠内均无泡沫填充物。

材质:钢板

结构:前防撞梁采用双层钢板冲压并焊接而成;后防撞梁采用单层钢板冲压而成直接焊接到尾部吸能盒。

吸能盒:前防撞梁吸能盒与车身纵梁焊接在一起,与前端防撞梁却是通过螺栓固定,有溃缩设计,但不利于维修更换;后防撞梁吸能盒通过螺栓与车身纵梁链接,与防撞梁焊接。

概述:北汽EV160前后防撞梁属中规中矩,无特别突出亮点,前吸能盒是直接焊接到车身框架上,变形后不便于维修更换。防撞梁长度占到了车身宽度约60%左右,目测只能未能覆盖车辆轮胎部分。防撞梁两头略有向车身方向收缩,与保险杠弧线贴近,避免碰撞时梁头直接与其撞击。前后保险杠与防撞梁之间均无泡沫材质填充,碰撞时会直接接触。

材质:钢板

结构:前后防撞梁均采用双层钢板冲压并焊接而成;

吸能盒:前后均有标准的吸能盒结构,通过螺栓与车身纵梁链接,有利于碰撞发生后的维修更换,且前后方吸能盒都有明显的溃缩设计。

概述:帝豪EV的前后防撞梁较为实在,尺寸与材质厚度测量结果表现较为突出;吸能盒均属标准之列,通过螺栓与车身纵梁连接的方式,在碰撞变形后便于维修更换;防撞梁长度占到了车身宽度约66%左右,防护范围较大。

三款车型前后防撞梁测量数据总览

◆ 邦点评

本来文章一开始就说好了,由于车辆差异较大这次只做展示,但是写着写着还是多说了几句。有话说的好,在路上开车有规矩的自然就有不规矩的,所以车辆自身的防护设施不可缩水绝对是板上钉钉的事儿。车辆的车头车尾及车门防撞梁,就其本身来讲,技术与成本投入并不高,不过其作用却是成倍翻生。通过这次测量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就这三款车的前后防撞梁而言,还真是一分钱一分货啊!